2024年第74届柏林影展:嬉皮放映室佳片推荐 Part I
2024年第74届柏林影展已于2月15日至2月25日在德国首都柏林又一次如期举行。嬉皮放映室的诸多成员们也部分或全程参与了此次电影节。我们从看过的几十部影片中精心为大家挑选了一些展映影片,每部推荐影片均附有评分(五星制,标有½意为多加半星)及推荐语(评分及推荐语仅代表推荐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作为每年欧洲“三大”最先亮相的国际电影节,近年来的柏林影展似乎在卡洛上任之后走向了另一条不归路。同时纵观我们目前所身处的世界状态之下,政治的笼罩也似乎完全覆盖了柏林影展。
今年是现任总监卡洛最后的 show case,明年起将有新领导人 Tricia Tuttle 主导2025年的柏林影展。
往后的一至两年内,这些在柏林首映的影片会根据相应的具体情况如期上映,影迷朋友们可以持续关注当地影院或当地/各地影展的影片展映讯息,本推文也可作为了解未来影讯简信参照。
受邮件长度限制,本期 Newsletter 将为你介绍推荐影片的第一部分。
嬉皮放映室之选
主竞赛单元 (Berlinale Competition)
主竞赛单元 金熊奖
达荷美|Dahomey
导演:玛缇·迪欧普 (Mati Diop)
制片国家或地区:法国 / 塞内加尔 / 贝宁
时长:67分钟
剧情简介:2021年11月。达荷美王国的26件王室珍宝即将离开巴黎,返回其原产国,即今天的贝宁共和国。1892年,这些文物与其他数千件文物一起被法国殖民军掠走。但是,对于这些祖先的归国,一个在他们离开后不得不继续前进的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阿波美-卡拉维大学的学生们对此争论不休。
推荐语:
在一个倡导多元、开放、包容的欧洲电影节上,由塞内加尔裔法国女导演马蒂·迪奥普(Mati Diop)执导的《达荷美》荣获最高奖项,实至名归。导演不仅陪伴26件珍贵文物跨越六千多公里回到它们的家乡贝宁,让盖佐国王的皇家雕像娓娓道来他们归途上的期待和隐忧,还在影片后半部分将镜头对准了当地的民众和生活,让观众听到了贝宁青年在后殖民背景下对国家政治、文化、社会未来的思辨,将反殖民、去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权真正交给了被殖民者。只可惜,不论阿波美-卡拉维大学学生们的观点如何激烈碰撞,在会场迎来阵阵掌声,在场外引得全民关注,他们都只能使用法语让彼此、让世界听到他们的声音。
马蒂·迪奥普在领奖时说:“归还即正义。”贝宁被掠夺的珍宝经过将近130年终于重返故土,我们的圆明园兽首又要到何时才能回家呢?(★★★★½,小王ist da)
其他评分
(★★★,N°8)
佩佩|Pepe
导演:内尔松·阿里亚斯 (Nelson Arias)
制片国家或地区:多米尼加 / 德国 / 法国 / 纳米比亚
时长:122分钟
剧情简介:一种自诩为河马之声,不解时间之感,仿若陶醉中述说历史事件。“是我发出口中之音乎?口又究竟何物?”此兽唯一确知者,乃其已亡。是为首亦为唯一于美洲陆被害之河马,哥伦比亚报界名之曰佩佩(Pepe)。在邂逅与误解、顿悟与哀愁间,我们踏入一个故事盈盈之界。图像与声,以严肃戏谑、真实与幻觉之姿,讲述充斥着浓厚口头传统之场所,那里充满了像佩佩一般,死而不知其所真处之生灵。
推荐语:
极具实验性、拼贴性的散文电影(essay film),主故事线是讲述一头名叫“佩佩”的河马,作为在哥伦比亚过度繁殖的外来入侵物种的代表,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最终遭到政府猎杀的过程;中间穿插了纪录、搬演、虚构和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法,以及多人称的叙述视角。从动物本身出发,深入挖掘,引出把河马带到哥伦比亚的“始作俑者”——毒枭Pablo Escobar的历史背景故事,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反思了殖民历史给南美国家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影响。(★★★★,漫舒)
一只会说两种非洲语言和西班牙语的, 有节奏的, 声音如同摇滚金属嗓的河马, 带领观众走进非洲和南美洲的日落和热带雨林。散文一般的影像片段, 混合了纪录与虚构。声音上把许多自然的声响都变成了音乐,又重新融合进自然之中。(★★★★,虫虫)
外语 | Langue Étrangère | Foreign Tongue
导演:克莱尔·比尔格 (Claire Burger)
制片国家或地区: 法国 / 德国 / 比利时
时长:105分钟
剧情简介:17岁的法国学生芳妮前往德国参加语言交换之旅。在莱比锡,她遇到了同龄的笔友——渴望参与政治活动的莉娜。为了给莉娜留下深刻印象,原本害羞内向的芳妮为自己虚构了另一种生活,但她很快就被自己的谎言困住了。
推荐语:
一部轻盈灵动的成长电影(coming of age film),又不仅仅聚焦两个女孩之间的关系,也带出了许多政治议题。有人觉得是议题杂糅、什么都要讲、不贴合青少年的生活。我反而觉得这是对欧洲年轻一代非常精准的记录,表现的也恰恰都是此刻欧洲正在处理的问题。政治的、家庭的、身体的、自我的问题全都混合在一起,当然只有青少年才最关心它们,也最主动地探索。大人们困于各自的生活,没有解决方案,也就缺乏管教子女的底气。所有这些都不是刻板印象式地展演,而是非常契合地化入了剧本和表演中。唯一遗憾的是德法两种语言的来回试探和解释可以再多一些,电影题目“外语”在影片里反而被弱化了,女孩们在两个城市都基本是在说法语,总的来说法国人还是太不爱说外语了!(★★★★, 垣樨)
特别展映单元 (Berlinale Special)
无所住|無所住|Abiding Nowhere
导演:蔡明亮 (Tsai Ming-liang)
制片国家或地区:美国/中国台湾
时长:79分钟
剧情简介:剃了头,身穿红袍的行者赤脚行走。他缓慢但坚定地穿过森林,跨过石头和草原。他还穿过树木和房屋的阴影。他走进火车站、教堂和博物馆。太阳升起又落下。行者经过华盛顿特区。城市里还有另一个陌生人也在移动。我们不确定他是否在跟随那位行者。
推荐语:
因为「行者」这段取经的征程,我有幸与蔡明亮有过几次见面的机会,甚至还结交了共同好友。正如蔡导所言,就像所有事情一样,你无法让所有人都明白「行者」的意义,更别说喜爱。在如今的影展或影视作品当中,大家都在不停的用自己的方式去克隆过去早已存在的意义,因此很少人能够真正脱离这个巨大的怪圈漩涡,许多人都在自欺欺人。这次我之所以将这部「行者」作为本届柏林影展的首选,是因这部作品在延续了这一路的印迹,也为新光影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行者」系列从舞台表演到美术馆空间,再到银幕:你无法狭隘的定义它是什么样的一部作品,更不可能像某些人那样说是“美术馆电影”。每一次行走是对时间的拷问,也是为观众们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冥想机会与场所,你可以选择入睡,观看,神游等,一定范围的行为都可视为合理。
每一部「行者」,是一次老天对我们的回应,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行走代表时间的永恒,亚侬或许是在此之间对于相遇的游走神离,而每座城市的特定时间的光景与人们的反应等,所有的元素造就了当下十分难得新观影体验。(★★★★½,N°8)
七层纱|Seven Veils
导演:阿托姆·伊戈扬(Atom Egoyan)
制片国家或地区:加拿大
时长:109分钟
剧情简介:珍妮从亡师手中接过歌剧《莎乐美》导演一职,在保留原剧神髓之余,亦希望加入自己笔触。彩排期间,随着与台前幕后在艺术创作上的矛盾冲突升温,个人情感纠结及童年阴影亦悄然入侵。珍妮在七层纱舞之悲剧中,瞿然发现自己身影,决意还这被蹂躏、被妖魔化女子以人性感温,并拾回创作与人生自主。将刚亲自执导的斯特劳斯歌剧信手移师到电影舞台,伊高扬把王尔德笔下莎乐美的悲剧,层层变奏出现代性别政治下女性复杂的心理写照。
推荐语:本片从片名到故事情节,都将创伤记忆的话题嵌套在歌剧改编的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中,构建了一个戏中戏的叙事结构。导演似乎想通过角色们与戏剧文本的互文来表达女性所受到的剥削与伤害,但在贯穿全片完成度高且精致的舞台表演部分之下,电影本身则稍显逊色,女主角仅仅只是浮于表面的所谓莎乐美现代化再现。
我个人对加入现代创新元素的改编歌剧总是持保留态度,就像质疑樱桃味可乐的存在一样。但《七层纱》以物理上连接了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的桥梁结构作为戏中戏的支撑点,在不断强调剧目本身与观众心灵共鸣的同时,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游移在舞台与文本、戏剧与现实之间,最终在谢幕时刻女主角举起手机录影的画面中拉回到现场本身。同时,影片透过戏中交织的七层薄纱,通过女主角作为戏剧导演身份的创作意图揭开她的情感创伤,这一切也与影片导演伊戈扬在首映时提到片中这部歌剧《莎乐美》即将在柏林上演时形成闭环(当然,这也显得本片像开心乐园套餐中颇受消费者喜爱的可爱赠品)。(★★★½,Lindsey)
钟声|チャイム|Chime
导演:黑泽清 (Kiyoshi Kurosawa)
制片国家或地区:日本
时长:45分钟
剧情简介:松冈是一所烹饪学校的老师。一天,他的学生田代在上课时说了一句奇怪的话: "有声音,就像钟声。有人在给我发信息"。学校领导警告松冈说田代有点奇怪。随后,田代宣布他的半个大脑已经被机器取代,并采取了激烈的手段来证明这一点。事件发生几天后的课堂上,一个叫明美(Akemi)的女学生表示,看到一整只鸡让她感到很不舒服。松冈隐约感到不安。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一种奇怪的恐怖感开始悄悄潜入他的生活。
推荐语:
这算是本届柏林影展最大的惊喜,当时已经看了几天的片子,饱受某些乏味影片的折磨。很可惜黑泽清的片子只有45分钟,据说是和串流平台合作的一个项目,可能受到某些原因的限制。
一部短小精悍的影片,黑泽清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与对于影片的想法。高度细节的调度与精准的视听安置,为影片背景下的生活空间落下了逼仄的刀法,冲击了隶属每一块人物特有的帧度空间,使得他们的神情、行为,特别是心理活动犹如被踩裂的西红柿迸射出来。整个观影过程犹如被废弃的纸张,被无限蹂躏的过程,就此,观众逐渐相信了幽灵的存在。当影片进入到高躁的胶片画面,突然想到蔡明亮的那句话:后来的今天,我都在重看昨天的东西。(★★★★½,N°8)
八月,我的天堂|オーガスト・マイ・ヘヴン|August My Heaven
导演:工藤梨穂 (Riho Kudo)
制片国家或地区:日本
时长:40分钟
剧情简介:乔是一名职业替身,为客户假扮朋友或家人。葬礼上发生的一件事模糊了乔的工作和个人生活间的界限。
推荐语:
柏林电影节将调性差异如此之大的两部日本短片(《八月,我的天堂》及《钟声》)并在一起,合称为“一种自由(A Kind of Freedom)”,的确呈现了人从主流社会秩序中逃离的神秘选择。如果《钟声》是一种最终的异化,《八月,我的天堂》则是解离般的逃遁。自我身份的混乱以职业和搬家为幌子,Joe只能在扮演中操练和人的亲密,其余时间,她是公园旋转盘上的幻象、来去自如的滑板、高高飞起至消失的风筝,不拒绝任何身份,不袒露内在或过去,总是流动,等待的不是滞留的机缘,而是穿过隧道之后从无足轻重的物变成想被了解的人的瞬间。(★★★★,香蕉猫)
文案:漫舒、小王ist da、Lindsey、N°8、香蕉猫、虫虫、垣樨